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優秀技能教師風采展之四—電氣工程系實訓基地主任宋偉
日期:2016-05-13 09:10:05 發布人:lijing
宋偉:讓學生們的青春在職業理想中閃光
作為電氣工程系實訓基地的主任,宋偉的課余時間有一多半都是與學生和實訓基地在一起,擁有多年一線工作經驗的他將實踐經驗轉化到教學中,不僅在校內擁有多項校級課題立項、多個發明獲國家專利,他所擁有的多項發明也已經應用到學校的教學當中。
日常小事引導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宋偉說,要想取得好成績,首先是領導重視,其次是教師教學生時應該用心、認真,要下功夫,再次是學生肯學習,三者缺一不可。
按書本內容教學是學習技術,換個方式進行教學,也能學到技能豈不是更好嗎?宋偉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寓教于樂,通過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技能。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興趣,宋偉從日常生活中對學生多做引導,每次上課,宋偉總會留下一道有關生活的“課后題”給學生思考,比如“高壓線上的圓球是有什么用處的?”等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思考。為了激發興趣,宋偉組織教師學生舉辦了“家電維修周”,讓大家把家里有問題的電器都拿來,老師同學們一起研究討論,“修好自己身邊的東西,不是更有成就感嗎?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學到了技能。”宋偉說。
自制教學模具 提高實踐教學
2013年,宋偉研制出了“綠色能源發電裝置”教學模具,并應用到了教學當中。綠色能源發電裝置是將采集到的光能和風能轉化成24伏的直流電,在實際應用中,再轉化成220伏的交流電,為日光燈、電視機等電器供電。以往教學所用的發電裝置大多是購買來,是不可拆卸的,于是宋偉拆卸了不計其數的發電裝置,苦思冥想把內部各個組成部分做成了“模塊形式”,有的可以用導線連接、有的可以擰釘固定、有的可以隨意插拔,任學生在實踐中隨意拆卸、互相組合。在教學實踐中,使用這款綠色能源發電裝置教學模具,可以模擬作業的關鍵點和難點,生動、直觀地演示給學生。
在教學的過程中,宋偉將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他利用自己多年來在一線工作的優勢,在實訓基地里,帶領學生們實踐操作,將原先枯燥學習方式變成理論課與實踐課同樣比重的教學方式,實現了理實一體化。宋偉教過的學生在省、市級的比賽中經常脫穎而出,獲得優秀的名次。電氣工程系的畢業生沈楊在畢業時因為成績優異實踐能力強,被上海的大型企業破格選拔,另一名學生徐陽留校擔任學院新成立的工業控制世界技能大賽班班主任,兩名學生還為學校的戶外電子顯示屏提供設計思路、安裝方案,目前學校電子顯示屏已應用。
“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夠提高實際操作水平,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而每一次的職業技能大賽的選拔,也都是一個提高技能的過程”宋偉說。“很多學生畢業后分配到知名企業,有的成為了技術骨干,有的成為了藍領的領軍人物。”由于學院是鐵嶺市退役士兵培訓基地和普惠制培訓基地,作為系里的實踐技能骨干宋偉也不惜犧牲掉個人時間,來為普惠制和退役士兵傳授專業技能知識,為他們增添一技之長。
讓學生當“老師” 互幫互助中加深技能
在談到教學與師生相處,宋偉告訴記者,他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因為學生們對于專業技能的接受能力有差異,實踐操作掌握的快慢就參差不齊,對于這種情況,宋偉采取了“學生做老師”的模式,掌握快的同學來當“老師”,為掌握慢的學生講解,這樣既帶動了掌握慢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掌握快的同學得以加深鞏固。有的學生不滿足于課堂內的知識技能,在課堂之外,宋偉就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單獨設定學習情境,讓學生得到更深層次的鍛煉。對理解掌握慢的學生,宋偉總是耐心的單獨輔導、指點,不厭其煩,宋偉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塊金子,他要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們發亮發光,讓學生們的青春在職業理想中閃光。
鐵嶺日報記者 常詩謠
作為電氣工程系實訓基地的主任,宋偉的課余時間有一多半都是與學生和實訓基地在一起,擁有多年一線工作經驗的他將實踐經驗轉化到教學中,不僅在校內擁有多項校級課題立項、多個發明獲國家專利,他所擁有的多項發明也已經應用到學校的教學當中。
日常小事引導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宋偉說,要想取得好成績,首先是領導重視,其次是教師教學生時應該用心、認真,要下功夫,再次是學生肯學習,三者缺一不可。
按書本內容教學是學習技術,換個方式進行教學,也能學到技能豈不是更好嗎?宋偉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寓教于樂,通過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技能。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興趣,宋偉從日常生活中對學生多做引導,每次上課,宋偉總會留下一道有關生活的“課后題”給學生思考,比如“高壓線上的圓球是有什么用處的?”等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思考。為了激發興趣,宋偉組織教師學生舉辦了“家電維修周”,讓大家把家里有問題的電器都拿來,老師同學們一起研究討論,“修好自己身邊的東西,不是更有成就感嗎?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學到了技能。”宋偉說。
自制教學模具 提高實踐教學
2013年,宋偉研制出了“綠色能源發電裝置”教學模具,并應用到了教學當中。綠色能源發電裝置是將采集到的光能和風能轉化成24伏的直流電,在實際應用中,再轉化成220伏的交流電,為日光燈、電視機等電器供電。以往教學所用的發電裝置大多是購買來,是不可拆卸的,于是宋偉拆卸了不計其數的發電裝置,苦思冥想把內部各個組成部分做成了“模塊形式”,有的可以用導線連接、有的可以擰釘固定、有的可以隨意插拔,任學生在實踐中隨意拆卸、互相組合。在教學實踐中,使用這款綠色能源發電裝置教學模具,可以模擬作業的關鍵點和難點,生動、直觀地演示給學生。
在教學的過程中,宋偉將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他利用自己多年來在一線工作的優勢,在實訓基地里,帶領學生們實踐操作,將原先枯燥學習方式變成理論課與實踐課同樣比重的教學方式,實現了理實一體化。宋偉教過的學生在省、市級的比賽中經常脫穎而出,獲得優秀的名次。電氣工程系的畢業生沈楊在畢業時因為成績優異實踐能力強,被上海的大型企業破格選拔,另一名學生徐陽留校擔任學院新成立的工業控制世界技能大賽班班主任,兩名學生還為學校的戶外電子顯示屏提供設計思路、安裝方案,目前學校電子顯示屏已應用。
“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夠提高實際操作水平,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而每一次的職業技能大賽的選拔,也都是一個提高技能的過程”宋偉說。“很多學生畢業后分配到知名企業,有的成為了技術骨干,有的成為了藍領的領軍人物。”由于學院是鐵嶺市退役士兵培訓基地和普惠制培訓基地,作為系里的實踐技能骨干宋偉也不惜犧牲掉個人時間,來為普惠制和退役士兵傳授專業技能知識,為他們增添一技之長。
讓學生當“老師” 互幫互助中加深技能
在談到教學與師生相處,宋偉告訴記者,他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因為學生們對于專業技能的接受能力有差異,實踐操作掌握的快慢就參差不齊,對于這種情況,宋偉采取了“學生做老師”的模式,掌握快的同學來當“老師”,為掌握慢的學生講解,這樣既帶動了掌握慢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掌握快的同學得以加深鞏固。有的學生不滿足于課堂內的知識技能,在課堂之外,宋偉就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單獨設定學習情境,讓學生得到更深層次的鍛煉。對理解掌握慢的學生,宋偉總是耐心的單獨輔導、指點,不厭其煩,宋偉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塊金子,他要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們發亮發光,讓學生們的青春在職業理想中閃光。
鐵嶺日報記者 常詩謠